初高中那会儿,像我们这种二流学校,把学习太当回事儿的男孩儿,总有一个绰号叫做书呆子。稍微文艺范儿的男生总有一个小小的梦,那就是骑着自行车后面能有一个心仪的姑娘。而被称之为小混混的少年,他们总是抽着烟,骑着一辆不知道从哪里搞到的摩托,日夜穿梭在马路胡同儿,不学无术。可那时候还是有无数小姑娘觉得这件事儿很酷。
那是我们最放浪不羁的年代,也是最豁的出命的时光。
如今,在马路上骑摩托的不是送快递的就是送外卖的。人们在提及骑摩一族,开始戏谑说他们都是村炮儿。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哈雷变成了一种情怀。这个在美国牛仔文化中诞生的产物,如今成为了北京老炮儿们的最爱之一。有点闲钱的人们也都开始买几辆回来再改装换着骑,他们还成立组织定期刷刷街搞搞派对吹吹牛逼撩撩妹。
但你们一定不知道,在欧洲的很多国家,尤其是被无数次贴上严谨标签的德国,开车不如骑哈雷拉风,比骑哈雷更拉风的是骑一辆在中国已经报废的长江750侉子,他们管它叫black star。
(看到这车我怎么脑补的是抗战电视剧里的画面...)
“一辆黑色中国产750挎斗摩托轰鸣般开过来,我那几位开哈雷摩托的兄弟都傻了。在德国,开哈雷不如开长江750气派。”托马斯·莫尔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此评价长江750。
在德国如果你骑着一辆黑星,那路上的德国姑娘都想抢着坐在你旁边的小箱子里,然后张开他们的手臂,欢呼雀跃。
而来中国的德国人,可不会像赵雷写的成都那般说“带不走的只有你”,翻山越岭,求爷爷告奶奶他们也要高价带走一辆长江750。
对于他们来说,拥有一辆长江750比拥有十几个大妞儿还要舒爽。这车是德国人内心永久激荡着的情怀。
你问我为什么?
长江750前身是二战时期德国制造的宝马R71,这辆本是宝马公司为希特勒所设计的摩托车被前苏联领导斯大林亲自引进。(如今已不复存在)经过拆解和重新设计后,苏联成功制造出了这批名叫乌拉尔M72的军用摩托。后来在战事中,苏联将其技术与中国分享,成就了长江750。二战结束后,这车逐渐成为了民用车,那时候的地位就如同现如今的各大豪车。
后来由于进口汽车的涌入,使得这种摩托车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最后很多厂商纷纷停产。
可这时候,德国小哥们却越发的把这种挎斗子当宝贝。第一眼看见它那粗糙的漆皮,老而旧的挎斗便想起了自己国家那失传已久的宝马R71,于是他们开始疯狂收购。
在上世纪末时,就有人曾拍到老外一脸嚣张的开着买来的长江750,招摇过市的载着洋妞行驶在天安门前的照片。
可是这车在2009年,被中国禁止上牌。于是慢慢的该车的零件在世界上也已经没有厂家可以生产。最正宗的长江750只能靠人力配合机械打造。有些配件甚至已经被现代摩托更新换代,具体详细的规格尺码,只有当年那批主要负责记录,或车间的老师傅才知道。
所以,至今想要坐上正宗长江750摩托的老外,除了得是骨灰级的摩托玩家,还得是日进斗金的富豪。因为他们如果车子零件损坏一点,都得花费高昂的价格送来中国,然后请老师傅出山,再以十几倍的价格手工制作零件。
越稀缺的东西,越会得到重视。所以只要他们买到了一辆长江750,有多少哈雷都不会撬动他们的心。毕竟骑着它去撩姑娘比骑着哈雷更容易。
据说长江750会在不久之后回归市场,谁知道呢。如果真的能回归,单身的就买来一辆,骑着它去德国,诱惑德国姑娘,载着她们到无人的小公园感受一场“春暖花开”的美妙。
我要评论猫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