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舒适&品质孰优孰劣

2018-08-06 作者:爱卡汽车网

  中国品牌紧凑型SUV满足了国内消费者对于大、高配置、高性价比的多重需求,是每个品牌的必争之地。借中国品牌车型年度评选的机会,我们找来了宝骏530、中华V6、长安CS55、北汽昌河Q7这四辆热门紧凑型SUV,从不同的角度看看它们有何异同。之前的文章里,我的同事已经从设计、空间和动力三方面,对它们进行了对比。本篇我们就以舒适度和制造品质为重点,说说这四辆车。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参与此次对比的4款车型分别为:宝骏530、中华V6、长安CS55和北汽昌河Q7。

  (一)漆面测试

  接下来,我们将对各个车型的漆面厚度进行测试,包括发动机舱盖、前/后翼子板、前/后车门、车尾门以及车顶这些部位,都在漆面测试的考核范围之内。

  宝骏530

  厂商指导价:7.58-11.58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宝骏530的漆面厚度为:发动机盖168μm、前翼子板149μm、前车门151μm、后车门143μm、后翼子板148μm、车尾门143μm、车顶136μm。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宝骏530整车的平均漆面厚度保持在140μm上下,在对比车型里有着中等偏上的表现。同时,车身各个覆盖件的漆面厚度相差不多,漆面喷涂的均匀度在四辆车里表现最好。

  长安CS55

  厂商指导价:8.39-13.29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长安CS55的漆面厚度为:发动机盖131μm、前翼子板128μm、前车门136μm、后车门139μm、后翼子板153μm、车尾门147μm、车顶97μm。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长安CS55的平均漆面厚度在130μm左右,表现中等。车顶位置的漆面厚度相比其他测试位置偏薄,漆面喷涂的均匀度还有上升空间。

  中华V6

  厂商指导价:8.79-14.19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中华V6的漆面厚度为:发动机盖113μm、前翼子板134μm、前车门146μm、后车门148μm、后翼子板138μm、车尾门144μm、车顶140μm。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中华V6在漆面测试环节的表现和宝骏530比较接近,平均的漆面厚度大约是140μm。所测试部位漆面最厚处和最薄处相差35μm,接近宝骏530的32μm,漆面喷涂的均匀程度不错。

  北汽昌河Q7

  厂商指导价:8.79-14.89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北汽昌河Q7的漆面厚度为:发动机盖206μm、前翼子板212μm、前车门226μm、后车门207μm、后翼子板234μm、车尾门195μm、车顶189μm。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北汽昌河Q7在出厂时的漆面厚度是四辆车里最厚的,多数部位的漆面厚度都在200μm以上,对于树枝剐蹭、高速路遇到的小石子等类似状况有更好的免疫力。漆面喷涂的均匀度一般。

  漆面测试小结:经过测试,在漆面喷涂的均匀程度方面,宝骏530的表现最出色,所测试部位漆面最厚处和最薄处相差32μm,能够侧面反映出宝骏530优秀的漆面喷涂工艺。北汽昌河Q7在出厂时的漆面厚度是四辆车里最厚的,多数部位的漆面厚度都在200μm以上,对于轻微剐蹭有着更好的抵抗力。

  (二)缝隙测试

  在这个环节,我们将通过游标塞尺对四辆车的车身缝隙进行测量,包括前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两侧)、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两侧)、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两侧)、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两侧)共计八个测试位置。

  备注:由于测试位置较多,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们将仅展示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左侧)的测试照片,但测试结果会列出表格进行展示。

  宝骏530

  厂商指导价:7.58-11.58 万

宝骏530缝隙测试最大的差值数据,来自于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为0.6mm。

车身缝隙测试数据
测试位置 缝隙宽度(单位:mm)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左侧) 4.2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右侧) 4.2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左侧) 3.4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右侧) 3.8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3.6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3.2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3.6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4.2

  长安CS55

  厂商指导价:8.39-13.29 万

长安CS55缝隙测试最大的差值数据,来自于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为1.2mm。

车身缝隙测试数据
测试位置 缝隙宽度(单位:mm)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左侧) 3.6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右侧) 4.8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左侧) 4.2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右侧) 3.4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3.0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3.2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4.8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4.6

  中华V6

  厂商指导价:8.79-14.19 万

中华V6缝隙测试最大的差值数据,来自于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的左右两侧,为0.4mm。

车身缝隙测试数据
测试位置 缝隙宽度(单位:mm)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左侧) 3.7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右侧) 4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左侧) 4.2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右侧) 3.8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3.4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3.8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5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4.8

  北汽昌河Q7

  厂商指导价:8.79-14.89 万

北汽昌河Q7缝隙测试最大的差值数据,来自于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的左右两侧,均为0.2mm。

车身缝隙测试数据
测试位置 缝隙宽度(单位:mm)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左侧) 4.0
发动机舱盖与前翼子板之间(右侧) 4.2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左侧) 4.6
前翼子板与前车门之间(右侧) 4.4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3.4
后车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3.6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左侧) 5.6
车尾门与后翼子板之间(右侧) 5.6

  缝隙测试小结:单纯的缝隙宽度并不能说明整车装配工艺的好坏,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辆车左右侧对应位置的差值,来评判它的装配水准。经过测试,北汽昌河Q7的装配工艺是四辆车里最优秀的,两侧的最大差值仅为0.2mm,基本达到了合资品牌的工艺水平。其次的排名是中华V6宝骏530长安CS55,这三辆车的装配工艺还有进步空间。

  (三)振动测试

  这个环节中,我们通过使用手持式测振仪,对这四辆车的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状况下的振动情况,以及发动机在怠速运转状况下振动传递到车内的情况进行测试。在测试发动机怠速运转状况下的振动情况时,我们将在发动机装饰罩上选择5个采样点进行测量,计算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结果。而测试的项目为振动速度,单位以“mm/s”计算。


对比车型发动机振动排名
车型 发动机振动平均值(mm/s) 排名
长安CS55 5.3 1
宝骏530 5.4 2
中华V6 5.9 3
北汽昌河Q7 10.9 4

保持发动机怠速运转的情况不变,关闭一切能够引起振动的设备,如音响、空调等。我们在中控台位置测得中华V6对振动的抑制最优秀,宝骏530和长安CS55并列第二,北汽昌河Q7排第三。

还是在上图的测试条件下,我们再用仪器测试方向盘顶部的振动。中华V6依旧表现出色,长安CS55方向盘位置的振动和中控处保持一致,排名第二,宝骏530和北汽昌河Q7位列于三、四名。

  振动测试小结:发动机振动方面,宝骏530中华V6长安CS55基本在同一水平线,振动数值相差不多,拉不开明显差距。北汽昌河Q7在发动机振动方面表现一般。进到车内,中华V6在中控台上方和方向盘顶部的两个位置处,都对振动有着良好的抑制,表现优异。宝骏530长安CS55车内振动相差不多,前者方向盘的振动大一些,可能会反映到驾驶感受上。北汽昌河Q7由于发动机振动比较大,因此车内振动虽然比发动机振动小了不少,但是和其他三辆车相比还是有明显差距。

  (四)隔音测试

  车辆的隔音降噪水平不仅是对汽车厂商造车能力的检验,更是衡量一款车型是否可以让乘员感觉舒适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隔音测试环节,我们将车辆的所有车窗全部关闭,测量车辆分别以60km/h和8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车辆的内部噪音水平。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对比车型以60km/h时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排名
车型 测试噪音值(dB) 排名
长安CS55 60.9 1
宝骏530 61.5 2
中华V6 62.3 3
北汽昌河Q7 62.7 4

对比车型以80km/h时速行驶时车内噪音排名
车型 测试噪音值(dB) 排名
长安CS55 62.8 1
宝骏530 62.9 2
中华V6 63.8 3
北汽昌河Q7 64.7 4

  噪音测试小结长安CS55在隔音测试方面表现最出色,宝骏530紧随其后,其次是中华V6北汽昌河Q7。如果您将来用车的环境比较通畅、平均时速比较高,那么建议您在选车时候可以着重考虑一下车辆行驶噪音的表现。

  (五)透光率测试

  这一环节中,我们将对所有的车窗透光率进行测试,包括检测紫外线(UV)、可见光(VL)以及红外线(IR)在穿过车窗时的透过率。

  备注:由于所采用的光学透过率测量仪设计比较独特,造成在测试时我们需要反向手持仪器。为了便于大家阅读,我们对以下图片进行了180°旋转。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长安CS55由于车窗有贴膜,因此不参与本环节测试。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前排侧窗透光率测试
车型名称 宝骏530 中华V6 北汽昌河Q7
紫外线(UV) 59% 34% 86%
可见光(VL) 88% 66% 95%
红外线(IR) 35% 14% 81%

第二排侧窗透光率测试

车型名称 宝骏530 中华V6 北汽昌河Q7
紫外线(UV) 13% 83% 74%
可见光(VL) 25% 90% 89%
红外线(IR) 17% 43% 77%

  透光率测试小结中华V6的前排侧窗对紫外线、红外线有明显的阻挡作用,紫外线透过率为34%,红外线透过率为14%,相比其他几位选手,能够达到更好地隔热目的。到了第二排,宝骏530更有优势,紫外线透过率为13%,红外线透过率为17%。北汽昌河Q7在该环节表现一般,前后玻璃没有对紫外线、红外线起到明显的阻隔作用。

  (六)乘坐舒适度

  对于乘客来说,乘坐感受是最为直观的体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四辆车在乘坐舒适度方面的表现。

  宝骏530

  厂商指导价:7.58-11.58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宝骏530主驾一侧的座椅支持6向电动调节,内部使用两种材料进行填充,能够为身体提供更好的支撑。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后排座椅靠背支持前后调节,能够为后排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中央扶手、头枕均没有缺席。

  长安CS55

  厂商指导价:8.39-13.29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CS55前排座椅有着不错的支撑性和包裹性。实拍车型座椅采用手动调节,电动调节座椅仅在顶配车型上有所配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CS55后排有着与前排接近的乘坐体验,座椅坐垫能够为乘员腿部提供足够的支撑,同时舒适的靠背角度也能让乘客长时间乘坐变得更加惬意。

  中华V6

  厂商指导价:8.79-14.19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中华V6座椅采用棕色皮革,和内饰风格比较搭配。椅背和椅垫两侧都有着明显的凸起,能够为驾驶者提供不错的包裹性。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后排座椅的横向宽度不错,地板中央比较平整,乘坐三人时并不拥挤。只是没有配备中央头枕,有些遗憾。

  北汽昌河Q7

  厂商指导价:8.79-14.89 万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昌河Q7的座椅造型十分宽大,看起来高档感十足。椅背和椅垫的填充物多,并且比较厚,乘坐感受偏柔软,属于“小沙发”乘坐风格的座椅。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第二排座椅同样使用类似沙发的设计,椅垫宽大并且比较长,能够对乘客腿部提供良好的支撑,增加了舒适性。

  (七)转弯直径测试

  所谓“最小转弯直径”,是指将方向盘向一侧转到极限位置时,完成一次完整的调头动作所需要的距离。通常情况下,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越小,则该车在狭窄区域中行驶时会更加便利。

4款中国品牌SUV对比

  编辑点评:经过这一次的对比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我们测试的这几个环节里面,这四辆车里的每一辆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所在。例如,宝骏530漆面喷涂工艺优秀,发动机振动抑制好,但是转弯直径大;长安CS55行驶隔音好,但是缝隙控制一般;中华V6对于车内振动抑制出色,但是隔音一般;北汽昌河Q7漆面厚,最小转弯直径小,但是车内振动比较大。

  根据这样的结果,我们是否能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品牌的车型在单方面已经具备对抗合资甚至进口车型的实力,但是整体表现不够均衡。当各家厂商把水桶上最短的一块木板弥补起来之后,中国品牌车型将会迎来一个全新的阶段。我相信那一天会比我们想象中更早到来。


编辑推荐阅读:

有爆款潜质 测试T-ROC探歌1.4T两驱

体验科技配置 场地试驾众泰T500顶配

战火再次点燃 四款合资紧凑型SUV对比

高性价比的选择 30-40万元豪华SUV推荐

分享到

相关车型

长安CS55

指导价: 8.49-13.39万

中华V6

指导价: 8.79-14.19万

宝骏530

指导价: 7.58-11.58万

我要评论猫友评论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