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要做豪华SUV 会有多少人愿意买单?

2016-12-01

本文是系列报道的第二篇《向高端化进军 市场真的接受自主豪车吗?》,前文《向高端化进军 自主品牌真的准备好了吗?》[链接]提到,继奇瑞的观致之后,吉利、长城在近期陆续推出高端化品牌LYNK&CO和WEY,在前文中,我分析了自主品牌是否为进军高端市场做好准备,虽然结果并不理想,但新品牌已发布,还是要往前走。本文我想讨论下,这些品牌来了,市场是否准备好了接受中国车企推出的高端产品?换句话说,有多少人会愿意掏腰包买WEY W01们?

中国品牌首款豪华SUV 定多少钱你愿意买?

01 研发豪车的成本投入比研发手机的少一大截 凭什么信你?

不满足于停留在15万元内市场区间生存,向高端发起冲击是自主品牌向上的内需因素,但说白了,这和一个消费者有什么关系呢?过去,消费者愿意为自主品牌买单,因为可以享受高性价比的产品。到目前为止,自主品牌吸引消费者的还是配置丰富,性价比高,哪怕设计得到认可,但价格定高了肯定无法直面合资产品的竞争。一旦高端化,价格优势消失,消费者仍会像合资甚至进口车倾斜。

诚然,国货当自强,中国人情感上更希望支持自主品牌,所以我们常看到好多好多的网友赞赏自主品牌的进步,这是好事。但是,从网络助威到实际掏腰包中间要打多少个折扣?我不能为了体现“爱国”,三天两头跑修车房呀,就算我愿意,那也得我付得起修车费和花得起时间,生活还是挺现实的。

长城:花100亿元 创建了一个全新的豪华车品牌+2台概念车

华为:2014年研发投入400亿元

目前看来,真正做到让消费者甘愿购买,为之自豪的自主品牌,是华为。据报道,华为2016年第一季度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将近60%,稳坐全球第三,直逼苹果和三星。背后是近30年的在技术上的积累,华为每年的科研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高达10%甚至更多,如2014年其科研经费为400亿元。华为在手机领域拥有的核心专利数量远超苹果和三星,今年5月华为起诉三星侵犯其知识产权,被网友戏称为“手撕”三星。

都说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一台售价几百到几千元的手机,它的零配件大概在100个左右,善且如此。更何况售价动辄数万乃至几十万的汽车,要知道一辆汽车的零配件不包括螺丝螺帽都有7000个以上。相比之下,在过去4年,长城为了创建WEY品牌,投入的资金仅100亿元,还搞出来两台概念车。(难道是你们比较会控制成本?)

跑题了,汽车行业来说,传祺、长安、吉利、长城也不同程度地做到了消费者愿买,也仅限于国内市场。想要消费者接受这些企业创办的高端品牌推出的全新高端产品,并为它们掏更多的钱,需要一个漫长的教育和转变过程。


W01的内部 除了看上去不错的用料 并没打造出豪华感

02 去日本买马桶盖怎么了?有本事你做出点好东西来呀

随着80后/90后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中国消费的趋势在发生变化, 吃过苦的老一辈过惯了朴素生活,新生派们更注重消费带来的体验和品质。经济学家吴晓波认为,未来中国是80后/90后为主的消费市场,且目前有大概1.5亿人口是中产阶级,他们非常注重生活品质,会跑到日本买马桶盖,吹风机和电饭煲等生活用品,希望能花钱享受更好的品质。

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先锋艺术家赵赵最新的展艺术展中,有一件叫《西装》的作品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反映的大概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家庭消费观的矛盾。故事得从2015年初说起,赵赵带着刚到北京不久的父母逛商场,准备为即将到来的美国添置几件衣服,在连卡费百货,赵赵看中了一件奢侈品牌西装,他让二老猜价格,父亲犹豫之下猜三四千,结果该西装价格牌写99,999元。刚从新疆一所高校退休的父亲表示无法理解,甚至为这个价格感到愤慨,他一辈子吃苦耐劳,勤勤恳恳,如今退休工资才5000元左右,买这样一件西装,对他来说基本上得“不吃不喝两年”。而赵赵不顾父亲的反对,买下了这件西装,为了这件西装,几乎了一场家庭战。

故事的后来,是赵赵的母亲,从事了一辈子服装行业的大妈,拿着儿子给的三千元经费走访北京各大布料市场,亲自监工模仿赵赵那件价值10万元的西装做出一件“赝品”。赵赵的父亲,则在儿子的建议下,将自己的愤慨写成一篇长达万字的“檄文”。最后,连同那件“天价正品”西装,三件物品组成了《西装》这件艺术展品。参展的年轻人当然会去分辨“真假”西装,在一些有精品消费经验的年轻人眼里,“假货一眼就能看出来”,凭借的是扣子和扣眼这样的细节。正是隐含着两代人消费观不同,《西装》被不少专栏作家选为题材。

花了一点篇幅简单讲了一个看上去无关紧要的故事,我想证明的是新生代主流消费者在花钱这件事上的转变。一件西装如是,汽车这样的”三大件“又怎么会马虎做出选择?就算所有零部件供应商都一样,品质都一样,装配工艺有所差别,在未来也大有可能影响产品的销路,这么说会不会太夸张?总之,对刚进入体系化发展的自主品牌而言,如何做到满足新生代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是一个挑战。

特地跑到欧洲发布的LYNK&CO 01概念车 挺漂亮的

但怎么似曾相识?神有点儿像保时捷 是以此来打造高端感吗?

03 趋势:放弃大牌奢品投奔消费体验 或成自主向上发展契机

不过,新的消费趋势也不全是坏的,与过去人们的购车习惯有所不同,80后/90后年轻消费者成长过程已接触到父辈的汽车,同时得益于生长在互联网信息爆发时代,他们更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汽车产品,消费同样会向理性化转变。未来,只要产品足好,营销到位,提供给到消费者满意的消费体验,新品牌同样有机会。

过去,突然富起来的中国人喜欢贴大牌,而新生代已不再崇尚大牌,而是更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以及购买商品带来的体验是否有足够的价值感。据贝恩咨询《2014中国奢侈品市场报告》显示,当年中国内地奢侈品市场首次出现负增长,同比下滑1%。其中男装跌10%,腕表跌13%。而到了2015年第一季度,数据是这样的Prada大中华区销量下跌4.1%,在中国门店数量33家,相比2014年的49家减少33%。对此,经济学家郎咸平评价:“由品牌引领潮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头,今后只有消费者体验做得好才有市场。”

对于自主品牌初创的高端化品牌而言这是一个不错的发展契机,前提是他们将产品和服务做到足够的竞争力。

不管怎么样这款车还是赢来了很多的掌声和鲜花 中国人本意是想支持国货的

04 面子仍是国人购车重要诉求 品牌向上难一蹴而就

虽然这么说,但中国人购车时还是会考虑面子问题。近两年豪华车市场大幅增长就是很好的佐证。第一阵线的BBA均稳企增长态势,其中第三名的奔驰今年1-10月在华销量同比增29.3%,达38.7万辆。二线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捷豹路虎等均有超过两位数的增长,雷克萨斯以进口方式,1-10月,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量达到8.8万辆,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32%,有分析人士认为其全年突破10万销量可能性大,凯迪拉克品牌在华累计销量较去年同期相比劲增43%,达8.95万辆。豪车市场疯狂增长,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价格下探。

花同样的钱,买更有面子的车,仍然是国人的共识,在这个框架下,连口碑良好的合资中级车们都干不过价格下探的豪车。提升了售价的自主高端化想要挑战合资,又谈何容易?上文说了,趋势在变,自主品牌在高端化道路上,还需多积累,多干实事,提升口碑。高端化忌操之过急,核心竞争力没做好,盲目走向高端,重演此前冲高失败,影响消费者对自主品牌刚培养起的信心,高端车只会走向低不成高不就的尴尬境地。

吉利、长城的粉丝们是否会不断升级自己的座驾,选择其高端品牌?这个依然建立在品控和工艺完美的基础上,如果产品质量很好,后期小毛病少,且能够得到周围人的认同感。那么自然很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大众粉丝”。无论是技术积累还是市场认可的价值感,中国企业的高端化品牌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培育。

总结:消费趋势的变化为自主品牌高端化创造了契机,这可能也是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敢于发布新品牌的底气所在。机会总是有的,但只有有准备的人才能抓得住,对自主品牌来说,用现有的资源,开发出能够与合资真正抗衡的产品,依然存在很大的挑长战。所以,与其说市场未准备好迎接自主品牌的高端化产品,不如说自主品牌们还没为这个机会准备好。向上发展,有机会,挑战很大。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我要评论猫友评论

推荐阅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