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辰晨风 一场亏本买卖?

2014-10-31

  9月初,美国汽车市场公布了8月份的电动汽车的销售数据,日产聆风Leaf继续刷新自己的单月销售记录,Leaf当月销售3186辆,已经连续18个月实现销量同比增长。

      

  这让转移至启辰品牌生产和销售的Leaf无疑更加期待。9月10日,上海外滩江畔,东风日产启辰晨风正式上市。在启辰品牌正式投产4年之后,对于“四年,等风来”的漫长等待,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在公布售价之前感叹,“启辰品牌诞生四年,其中晨风上市已经准备了两年,来的有点晚。不过还好,在iPhone6发布十几个小时之后,晨风终于上市了。”

 

  启辰旗下晨风三款车型售价在26.78万元-28.18万元之间。作为一款紧凑级两厢车,这个售价绝对很高。续航里程175公里的晨风今年能享受国家补贴4.75万元,地方补贴一半与国家补贴相等,计算补贴之后,晨风的售价应该在17.28万—18.68万之间,这个价格对应晨风的级别,依旧是同级车型中最高售价。

 

  显然,从表面来看,晨风似乎注定是一个亏本的买卖,据称,因为年销售不足10万辆,日产Leaf全球迄今为止还未能实现盈利。但是显然晨风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为了填补东风日产在新能源板块的豁口,晨风是东风日产和启辰品牌面向未来的一个战略性产品。

 

  作为目前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晨风不仅仅成功占领了电动汽车市场的头牌,而且,在电池、电控和电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领域,东风日产将和日产汽车一起,同步进入电动汽车的最核心技术研发,这和其它外资和合资品牌仅仅满足于进口整车或者KD组装的模式更进一步,也使得启辰品牌在新能源板块“起步,就与世界最新技术同比”的非常礼遇与机会。

 

  任勇在上市发布会之后还透露,今年晨风的销量目标还没有明确的数字,“受到晨风产能的限制,今年晨风的销量目标还没有明确。大连有1000个采购订单,但我们目前没有这么多库存,产能正在紧急提升。目前可以明确的目标是到2018年,晨风的年销量要冲击5万辆。”

 

  5万的年销量是否能让东风日产在晨风纯电动项目上实现盈利,目前还不清楚,任勇表示:“我们今年的宣传投入就不少,产能跟不上,销量上不去肯定无法盈利,等2-3年之后,晨风的销量上去了情况就会好转。”

 

  从东风日产的角度来看,现在还处在市场开拓和培育的阶段,对新能源产品的宣传与推广会是一笔不小的投入,这个投入过程也不会短暂。国家对新能源车型项目的补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位东风日产的持续投入提供支持。根据2013年出台的《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国家补贴从2013年到2015年呈递减走向,2015年之后的国家补贴是否还会继续,补贴力度有多大目前无法确定,留给新能源车型砸钱的时间有多久并不明确。

 

  受惠于新能源汽车上牌免费的政策,晨风目前面对私人消费的主要市场就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限牌城市,在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竞争力骤然上升。

 

  据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月销量只在6月略低于纯电动车型,也就是说相较于纯电动汽车,目前的市场更为容易接受混合动力车型。原因也很简单,混合动力车型的续航里程要远高于纯电动汽车,从产品属性上来看,新能源车在使用上对续航里程的焦虑感更低。

 

  为了进一步促进晨风的市场竞争力,东风日产启辰在为晨风定制了“E享无忧”服务体系,其中包含“购车无忧”、“充电无忧”、“出行无忧”和“乐享无忧”是个部分。分别从购车金融、车辆保险、充电便捷、备用车辆、保值回购多个维度为晨风车主提供一条龙的购买、使用、保值服务。

 

  在所有已经上市的纯电动车型中,启辰无疑给出了最为贴心、最为强大的服务保障计划。以满足城市出行为主要定位的晨风将利用东风日产的4S网点为晨风提供市内充电网点,对于需要跨城市出行的用户,东风日产将提供备用传统燃油车型作为选择。也就是说哪怕东风日产已经给出了全套保障服务计划,用户还是不得不根据纯电动车的产品特性来适当调整自己的用车习惯。当然纯电动汽车在续航里程上的局限性不是仅仅靠东风日产一家努力就能打破的。

 

  虽然任勇感叹晨风来的晚了一些,但晨风上市之后在纯电动汽车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寥寥无几。占据先发优势的晨风完全有机会在市场中获取统治性地位。争对北京新能源牌照指标申请数量持续低迷,任勇笑称“那是晨风上市之前的事情”。随着晨风上市,东风日产的新能源战略将逐步展开,除了一直在强调在在传统燃油车领域提高燃效、降低排放,智能启停等相关的混合动力技术也会逐渐发布。

 

  目前晨风还是一项赔本买卖,但是毫无疑问,作为全球销量最大的电动汽车,晨风的产品竞争力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而归属到启辰品牌旗下生产和销售,这对晨风在中国市场打开了更为广袤的空间。

 

 

分享到

我要评论猫友评论

推荐阅读

分享到